校庆终身教授学术报告月第二十六场:丁钢教授谈“教育学科的问题取向探究”

发布时间:2010-11-19浏览次数:9

      1117下午,中山北路校区新逸夫楼报告厅座无虚席,题为“教育学科的问题取向探究”的报告会在此如期举行。本次报告会由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钢教授执主讲,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教授点评。

    丁钢教授的报告共分三部分:教育学科的理论性问题、实践性问题和问题取向研究。

    关于教育学科的相关理论问题。教授从学科辨析的视角出发,对比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在研究侧重点方面的差异:不同于哲学关于“类的人”的研究、社会学关于“社会现象和群体”的研究、心理学关于“个体本身”的研究,教育学研究的视角是“个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关于个体之间关系的研究又落脚于“让不同差异的学习个体分享和理解知识”,这应当是教育学理论研究中有别于其他学科理论研究的根本立足点。

    关于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问题。丁钢教授认为,研究教育自身的问题不能忘记教育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而且必须从其内含的实践本质出发开展理论研究。概括起来说,教育研究是建立在每个个体及其个体关系发展的基础上的实践研究。基于教育学和多学科融合的思考视角,教育研究者要探讨教学的价值――“如何传授知识最有价值”。丁钢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和教育的专业性就体现在如何让学习个体来分享和理解知识。

    关于教育学科的问题视野。丁钢教授首先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个体获取知识的四种维度和不同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及其有效性问题,接着阐明了在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下,教育学科的问题视野拓展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拓展的问题。他形象地指出,今天的学习应当是“痛并快乐着”――学习是快乐的,学习还是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而不能受制于知识本身。

    张民选教授对报告作了精辟的点评。他指出,丁钢教授的报告不拘泥于教育面对的问题,而是跳出圈外,审视教育研究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这对于未来教育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教授还援引英语学习的典型案例,向在座的师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丁钢教授在报告中讲授的有关个体获取知识的不同途径及其效果的问题。张民选教授的点评使在座的师生对丁钢教授的报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报告立足于教育学科元探究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教育学科具备的专业特性,这对于教育领域更好地开拓研究方向、更理性地推进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都有积极地影响。报告在热烈地师生互动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