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会准时开始,潘教授围绕“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主题,从中国文化自远古至今在世界传播之状滔滔道来,对“中国文化传承”、“认识传统”、“认识中国文化”及“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四大块历史现象,做了精辟的分析汇报,语调抑扬顿挫 ,话语幽默风趣。
潘教授提到中国文化历代远播世界各地,从近影响亚洲各国逐步远至欧洲诸国。然而,从1793年乾隆拒绝英国贸易使团的“万事不求人”心态,到1890年代后感叹的“万事不如人”心态,短短百年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一落千丈,令人深思,发人深省。在对“传统的认识”上,潘教授从“五四”和“进化”两个情结方面作分析,层层深入,提出从某种角度看,“回到经典”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任何发展进步都是古代先贤的思想再次阐释和补充。接着,在对“认识中国文化”方面,潘教授提出中国文化是“外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内层是精神文化的三个同心圆,而其圆心则是‘道’”的观点。最后,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思考中,潘教授提出研究中国经典的三个时代:经学时代(汉代至清代)、史学时代(20世纪)及“道纪”时代(今天);并指出朝前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原点,阅读经典要从读原文开始。
据悉,潘教授正在为一家出版社编一套汉英对照的“中华之道”系列,向国外介绍传统文化中体现的中华智慧;同时,他也在着手准备下学期面向全校开设全英文中国文化课,将出版暂名Re-reading Chinese Classics(《重读中国经典》)的专著,该书除原文外,将全用英文写作。
应邀为潘教授报告作点评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珏教授。王教授为本次报告会添色不少,他十分风趣幽默地主持了这次报告会,为报告会营造了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气氛。王教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条条深入浅出的理性点评,充满了学者魅力,让爆满的与会者非常钦佩。他从“公众知识分子”、“知识扩展”、“内容核心”和“新见迭出,语出惊人”四个角度作了精彩的点评。点评中,王教授指出他非常赞同潘教授“回到原点”的观点,却又为当下中国人在生存竞争的现状下,不会阅读经典原文感到深忧。
两位教授的精彩讲述,时时引起报告厅掌声如雷鸣。会后师生们仍兴味盎然,部分听众不愿离开报告厅,逮住机会积极与教授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