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1日下午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我校2010年度校庆终身教授报告月活动拉开帷幕,陈大康教授以“‘小说界革命’预前准备”为题为我校师生奉献了首场高水平的校庆终身教授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还邀请上海师范大学赵维国教授做点评。
报告中,陈大康教授指出,近年来,“小说界革命”与“五四”新小说的衔接被强化,但它与先前小说发展的联系却遭到割裂;相应地,“近代”是小说发展的一个阶段也被否认。自鸦片战争以降,先进印刷技术传入,从物质生产层面为小说创作进入快车道作好了准备;报刊等新传播媒体的出现,影响到小说创作各个方面,并使其拥有极广泛的读者群;新兴的翻译小说促使创作逐渐越过传统的藩篱;小说理论的内容与阐述形态也明显改观。这一切在当时的集中发生,说明“近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具有独特意义的小说发展阶段。近代小说在二十世纪初走到发生重大变革的临界点,而梁启超出于政治功利的介入及其巨大影响力的发挥,使六十余年来小说发展的能量积累未按原有的惯性方向,而是以独特的“小说界革命”的形态释放;但它又无法摆脱巨大惯性的摄动,故而梁启超提倡的政治小说只是短暂存在,小说很快又仍按其应有的路径前行。
上海师范大学赵维国教授就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该项研究对于1902年之前的小说发展做了一个系统的分析,犹如一部简略的晚清小说发展史,对于小说界革命的发生、历史影响做了一次全新的理论阐释。从“近代小说”之“近代”概念的理论思考、独特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近代视野下“小说界革命”的历史评价等三个方面剖析了报告,另在场听众大受启发。点评之后,听众提问踊跃,陈教授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报告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