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近十年来出土古文字集释电子资源库”综述

发布时间:2009-11-02浏览次数:28

“跨学科主题沙龙”是由我校社科处精心组织打造的跨学科交流平台,每次均以一项基地重大项目为研讨主题,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对话。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五次。从以往情况看,每次沙龙,各基地都由主任或副主任亲自与会,同时各基地还至少委派一名很有造诣的专家与会。所以确保了每次跨学科主题沙龙在主题报告后,能非常热烈地进行跨学科对话,取得的效果比原先预期的还要好,已经开始成为我校推进跨学科的重要平台。通过“跨学科主题沙龙”,将来可能会产生新兴的学科,产生真正跨学科意义上的硕果。

1028上午,二OO九年度第五次“跨学科主题沙龙”在中山北路校区理科大楼A204室举行。社科处许红珍处长、金武刚副处长出席了本次沙龙。沙龙主要围绕文字中心董莲池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近十年来出土古文字集释电子资源库”展开讨论,由文字中心主任臧克和教授主持。

董莲池教授首先作主题报告。他指出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是整理近十年古文字考释成果,是对《古文字诂林》的延续。整个研究的开展过程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节录、按语,即将所汇集的十年间古文字考释成果纂成提要、剪切与提要对应的成果原文,若考释成果涉及了疑难字的考释,则写出按语,形成文本。按语是整理者观点的体现,对古文字以及古典文献功底具有很高的要求。二是实现文本的数字化,制成具有检索功能的软件,并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整理出包含相关内容的工具书,以纸本形式出版。课题组经过三年多的奋战,目前已写出18450余条提要,裁切出4千余条与提要对应的成果原文,并写出相当数量的按语。

来自俄罗斯中心的国际问题专家冯绍雷教授、贝文力博士,基教所和课程所的教育学研究专家杜成宪教授、黄书光教授、张华教授、孔企平教授,思想所的文化历史学专家许纪霖教授、古代文学专家查正贤博士,城市中心的社会学研究专家徐连明博士,以及文字中心的刘志基教授、郭瑞博士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沙龙,并进行了热烈的跨学科对话。

臧克和教授开宗明义,以当前社会人们对文字源流的误判以及引起的误用现象为例,指出古文字考释材料的整理以及数字化处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董莲池教授所承担的这个重大项目的现实性意义。

随后,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该课题的研究价值,都同时对汉字的研究,特别是古文字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各位专家不仅就董教师的课题发表了看法和意见,而且就语言文字学科的跨学科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见解。主要围绕下述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普遍关注的跨学科发展问题。各位专家都认识到文字学是一门传统的学科,在人们的意识里,传统小学重考据,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具有很强的实证色彩,并一致认为这也是清代中国学术能有大建树的根本所在,但是同时也都提出如何在现时代背景下实现学科的突破和发展,应该是最为关切的问题。中心专家也都表示在成立文字中心之始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所以中心的命名全称是“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这一命名就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研究的对象不限于汉字,少数民族文字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并也已经实现了一些数字化的成果;第二,立足于研究,不仅仅是采用传统的考据、训诂方法进行选章摘句的研究,而是重视贯通,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材料进行全面的的调查研究和比较,这一点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许红珍处长也用了“革命”这个词语来提示这一手段转变在文字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意义;第三,发展应用,中心专家指出研究的目的是应用,介绍了中心是IRG国际古文字编码组织的重要成员,每年中心都会有派专家参加会议讨论,制定编码方案。臧克和教授还谈到,中心已经在向跨学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和我校学前教育学院合作建立汉字习得研究实验室。

二是文字学科如何处理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专家们都表示文字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他们更多了解的是出土文献中文字的考释工作,而对于应用和数字化并不十分清楚。同时他们也都深知文字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是和每个学科的发展休息相关的。杜成宪教授甚至提出把汉字发展与教育史关系的研究作为下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中心专家认识到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在于文字学科的应用发展还很不够,所以产生这些学科隔膜。这也是学科特点和历史传统所决定的,

三是汉字规范和数字化的实现与汉字美学鉴赏之间的矛盾。冯绍雷教授说自己是书法爱好者,所以对汉字有着特别的兴趣,提到国外很多学者都对汉字的美学特征有着极高的称赞。同时也担忧汉字规范化和实现了数字化,就丧失了其原有的艺术魅力。中心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问题,人们都知道汉字是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虽然现代汉字的符号化程度加深,但是汉字系统还保持着表意性的特性。使用还是要规范,而且为了满足现代计算机的普及,汉字的数字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过,汉字的规范是一个很谨慎的工作,是要寻找历史依据的,不是凭空臆断。至于书法艺术那是另一个命题。

四是围绕在实现数字化过程中的一些结束问题进行讨论。一些专家特别关注文字中心在对文字进行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是如何解决一些冷僻字的输入以及实现全文检索功能的。特别是对于董教授的课题,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古文字字形,如何能够在电脑屏幕上显示。文字中心刘志基教授长期从事古文字数字化处理研究,他指出大家熟知的《古文字诂林》,其中一个突破就是实现了古文字字形的排版印刷问题,但是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数字化,使古文字材料能够在电脑上显示,能够实现输入和检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数字化。并介绍中心已经研制了多种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字库和系列输入法。这些条件是进行数字化深入开发的基础。

最后,董莲池教授对各位专家对课题的关注表示感谢,同时也谈了自己在课题开展中的一些感受,指出首先要有紧迫感和有责任感,其次要有精品意识,对数据的分析一定要做到位,第三就是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持之以恒地开展科学研究。臧克和教授对学校、社科处领导长期的支持表示感谢,并认为跨学科沙龙活动对推动学科交流、跨学科研究发展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向各位与会专家所提出的一些关于课题方面以及学科发展方向的建议表示感谢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