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新中国选派留苏学生的进程、意义及经验教训”综述

发布时间:2009-06-17浏览次数:41

2009611下午,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跨学科主题沙龙”――“新中国选派留苏学生的进程、意义及经验教训”在理科大楼204室进行。

俄罗斯研究中心冯绍雷、周尚文、刘军、杨成,城市中心宁越敏、孙斌栋,课程所张华、赵中建,基教所黄书光、黄忠敬,思想所陈��、贡华南,文字中心詹鄞鑫,社科处许红珍等人参加了本次沙龙。

周尚文教授首先对自己承担的基地重大项目――“新中国选派留苏学生的进程、意义及经验教训”进行了总体介绍。新中国选派留苏学生从1951年起,到1965年止,大约有近20000人被派遣留苏。这些学生回国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才迎来了发挥才智的机会,成为许多单位政治和业务上的骨干。留苏学生中共出了210名两院院士,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年留苏的这批同志,现在均在70岁以上,绝大多数已经退休,本项目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说带有“抢救”的性质。梳理分析这批青年的成长道路,可以留下一部珍贵的历史资料,对留学生工作和人才培养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周尚文教授指出,该项目的特点是需要作大量的档案整理、调查和访谈,同时涉及教育史、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多学科。项目组得到了宝贵的机会,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档案资料,并且有许多是首次被发掘利用。此外,利用各种会议的机会和线索,发出了近1000份问卷。访谈主要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地展开,在访谈中,还获得了一些十分珍贵的资料,如当时国家对留苏学生的资助清单等。本课题已经产生了一系列中期成果,在中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上,连续发表了5篇文章。课题组预计在暑假期间形成初稿,2009年年内结题。

与会专家对周尚文教授的报告进行了多学科的积极回应。大家十分认同周尚文教授的选题,高度评价课题的工作扎实、工作量大、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基于史料的研究成果,对于学科的建设和积累也很重要。同时,与会专家围绕着写作方法、内容、创新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主。

关于研究方法,有专家指出,可以从个人生活史的角度切入,分析留苏运动对留苏学生本人,以及其他人的影响。有专家指出,也可以从教育的角度切入,分析这些人回国之后对国内教育的影响;也有专家认为,这批回国人员,不仅在教育上,几乎在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不能局限于教育的视角;还有专家认为,可以从知识分子的历史记忆角度,如他们最初的印象、变化、以及现在的观点等,从国际关系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切入进行分析,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用新的形式展开。

关于研究内容,有专家指出,可以借鉴比较美国富布赖特奖学计划(该计划从50年代持续至今),当年中国选派留苏学生的做法为何不能持续?对于今天的留学政策,有何启示?有专家从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角度,指出中国50-60年代的知识分子受俄罗斯的影响很大,那么这批留苏学生回国后对中国本土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影响如何?

关于本课题的理论创新,专家们认为课题研究不是简单的史料整理,正如周尚文教授所认同的,要具有学术的高度,和理论上的提升。如这次留学生潮有哪些特点?(应急性、非常规、国家行为、革命激情等);这次留学潮与此前和此后的留学潮有哪些不同?(国内培训是本次留学的一大特点);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如何?

周尚文教授对各位老师的意见做了回应。老师认为对史料还需要进行升华,不能停留在素材上,需要更加具体的分析,包括个人的成长史,特别是回国之后的不同人生道路和命运。

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进行了总结性的发言,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周尚文教授的报告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高度上,都很精彩。各位跨学科的专家学者们的发言,不仅对该项目的研究,也对俄中心的俄国研究有很大的启发。5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史中非常特殊的阶段,而这一个阶段又是与留苏学生密切相关的,他们发挥了巨大的功能。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许红珍处长肯定了跨学科专家为项目研究视野的开拓、研究方案的完善上,作出的独特贡献,并寄希望于项目组进一步深入研究,吸收跨学科专家学者们的有益意见,再次提升研究质量,力争形成标志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