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怀清 :在翻译中翻译:传教士与清末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的一种考察(2023年第2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3-03-01浏览次数:53

题目:在翻译中翻译:传教士与清末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的一种考察

主讲:段怀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时间:20233316:00

地点:闵行校区人文楼4108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承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主讲人简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燕京访问学者,中文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比较文学及国际汉学。著有《〈中国评论〉与晚清中英文学交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苍茫谁尽东西界—论东西方文学与文化》、《王韜与近现代文学转型》、《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海上漱石生研究》、《西学东渐与晚清语言文学》、《赛珍珠的小说中国》、《朝觐东方:理雅各评传》(译著)等。

内容简介:

 16世纪末与19世纪末,三百年间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西学东渐”。两次“西学东渐”的主导者,均为来华传教士与本土士大夫或民间文士,而常见的实践方式,则为由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的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习惯上认为,在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中,作为口译者的来华传教士(或耶稣会士)在西学、西教以及语言方面均处于主导地位,而承担笔述工作的本土译者,则处于辅助与被动地位。

而实际情况却要比上述认识复杂得多。仅就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与本土文士协作推动的“西学东渐”而言,新教传教士们在西学的翻译选择方面,显然不得不考虑甚至“迁就”本土的需要,而不是由传教士单方面或一厢情愿地完成;在西教的翻译方面——尤其是“礼仪之争”与“术语问题”方面——同样遭遇到来自于本土立场与力量的反动;甚至在语文的选择方面,晚清“西学东渐”也不得不呈现出“深文理”“浅文理”“方言”及“北方官话”的多形式、多层级形态。

所有这些,无疑均直接或间接地挑战了三百年间两次“西学东渐”的历史叙述,即“西学东渐”是由来华耶稣会士或新教传教士单方面发起、推动并主导的跨语际、跨文化的知识传播史,同时也挑战了所谓“刺激——反应”的历史与文化发生的叙事模式。如果说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是这三百年间“西学东渐”的主要翻译模式,其实无论是在“口译”阶段抑或“笔述”阶段,两者既是一种合作与统一的关系、过程及形态,同时两者又分别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自主性。而且,这种独立性与自主性,在中西接触的初期甚至之后一个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在双方合作的“和谐”期,这种独立性与自主性也并没有消失。历史的事实是,这种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始终伴随着中西方之间的跨语际、跨文化对话交流,最终以二者的合一为终结,即本土产生了由一人独立完成口译——笔述这两种行为或两个过程的现代翻译,从而完全取代了过去三百年间最为主要的口译——笔述式翻译模式,也开启了彻底由本土译者与力量所主导、推动的“西学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