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讲坛第229讲:Christoph Wulf谈“Education in the Anthropocene”

发布时间:2024-09-27浏览次数:10

2024918日下午,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邀请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柏林自由大学教育人类学教授,历史人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要创办人Christoph Wulf教授,于文附楼118开展了主题为“Education in the Anthropocene”的大夏讲坛。本次讲坛由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彭正梅教授主持。

2291.jpg

彭正梅教授开场

Christoph Wulf教授首先对“人类世”(Anthropocene)的词源进行了说明,指出Anthropocene分为了两个部分,即“anthropo”表示的人类和“cene”表示的新的时代,即突出说明人在历史进程和自然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接着, Wulf教授人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将“人类世”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们刚刚结束狩猎而进入定居生活时,其有了自主选择流动的可能,能利用自然资源制造出很多东西,人类开始对地球产生一定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工业化时代,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加剧,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第三个阶段是人类进入到机械化、自动化的时代,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被机械、技术裹挟着呈现出加速发展变化的趋势;第四个阶段就是反思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人通过发挥主导性作用,促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但与此同时,人类也开始反思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球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海水污染、生物灭绝、臭氧层空洞等等,在这个阶段,尤其是在2015年后,人类便开始思考如何重新构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2292.jpg

Christoph Wulf教授分享

随后,Wulf教授阐释了在人类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于2023年发布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将其凝练成“5P”进行了深入的说明,所谓的“5P”是指“Planet, People, Peace, Prosperity, Participation”,其主要强调人类需要围绕地球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实现这个目标全人类都需要共同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Wulf教授阐述了人类世背景下教育的四个发展特点。第一个是教育的全纳性、包容性,一方面针对特殊人群需要发展融合性教育,另一方面要为少数族裔乃至难民族裔提供良好合适的教育;第二个是教育的公平性,教授通过德国中学分流年龄的延后强调了需要促进教育的机会公平;第三个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授主要强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文化差异并发挥政府的作用;第四个是人类世的教育,它是可持续性的、终身的教育。

2293.jpg

讲坛现场

 

综上,这四个特征体现了一种共同性,然而实际上,它们涵盖了诸多文化差异,例如,就“教育”这一概念而言,英语国家与德国之间便存在差异。它们最终均归结于一个核心概念,即“可持续发展”,Wulf教授视可持续发展为人类教育至关重要的前提或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其融入全球公民教育的理念之中。该理念强调共同性,即我们应共同承担起责任和义务,这不仅关乎我们的认知,还涉及情感和身份认同。

2294.jpg

Christoph Wulf教授分享

在人类世背景下,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全球公民教育,Wulf教授就此提出了三个例证。首先,他提倡我们应对那些遗留下来的人类文化遗产重新予以尊重,以此来发展我们共同性。其次,20031017日,教授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他认为我们应当提倡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概念,相较于狭义的物品与建筑物等实体,这些与更广泛文化概念之间的差异则体现在人类的沟通与交流方式上。最后,公约不仅涵盖了前述人际交往的方面,也强调了重塑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两者的关系并非基于利用与剥削,而是应致力于构建一种新型的共生模式。

2295.jpg

学生提问

报告进入尾声,在座的老师和学生就人类世的概念、环境与教育、未来教育与个体责任、地缘危机所引发的诸多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在探讨可持续发展与人类世的关系时,Wulf教授认为人类世特别强调了“人类”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即人类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类在世界中所承担的责任的复杂性。其次,面对地缘政治冲突,世界各地的新自由主义,以及气候挑战等许多全球性的挑战,教授提出在教育层面我们可以通过教导新一代,使他们认识到我们过去未曾察觉的问题,而这是一个逐步推进、不断探索与反思的过程。至此,本次学术报告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