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讲坛第227讲:塞缪尔·韦伯谈“超越解构—‘暗恐’”

发布时间:2024-09-27浏览次数:11

2024年6月2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共同主办的“大夏讲堂”第227场&“中融讲堂”第22讲,在闵行校区人文楼4330如期举行。讲座主题为“超越解构—‘暗恐’”,由当代著名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德语系、比较文学系教授塞缪尔·韦伯(Samuel Weber)先生主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嘉军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刘阳老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王凡柯老师、思勉高等人文研究院曹洁然老师、北京师范大学李莎老师、上海大学张珊老师等众多专家和同学到场聆听、交流。

2271.jpg

在本次讲座中,塞缪尔·韦伯教授以“暗恐”(uncanny)这一概念为核心,聚焦德里达、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等人的著述,探讨其在文学、哲学和精神分析中的深远影响。

首先,韦伯教授提纲挈领地指出,自1969年以来,对暗恐概念的关注贯穿了德里达的学术生涯:这不仅在早期的《播撒》一文中有所体现,更在1991-1992年间的研讨会和1995-1996年的“好客”专题讲座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展开。

2272.jpg

其次,韦伯教授认为,德里达对“暗恐”的探讨,虽然与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但这些前辈的工作也作为中介,推进了德里达自身的思考。德里达、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暗恐”与文学媒介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创造性写作、尤其是小说中,“暗恐”得到了丰富的表达。

不仅如此,韦伯教授还结合了丰富的历史材料与文化背景,深入分析了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对“暗恐”讨论的分歧:海德格尔提出的“归属”(Zugehörigkeit)将安提戈涅的形象与“在家”的联系起来,从而将“暗恐”的焦点从德语的Unheimlich转移到了Unheimisch,即“不在家”。德里达则对这种“归属”持有强烈怀疑,他的个人经历,特别是1942年因反犹政策被迫退学的创伤,加深了他对“暗恐”概念的迷恋,从而影响了他对语言和文化的看法。

随后,韦伯教授强调了德里达早期的“暗恐”讨论与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性关联:德里达认为,胡塞尔所强调的心灵与自身的对话,实际上依赖于语言意义所暗示的外在性和差异性。这一批判,为理解“暗恐”提供了新的视角,即通过解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探讨“暗恐”的本质。

而到了晚年,尤其是“好客”讲座中,德里达则将“秘 密”与“暗恐”关联了起来:德里达认为,好客的挑战在于接纳陌异者/陌生人(étranger)而不要求同化,因而,这种矛盾的张力,使得“好客”得以与“暗恐”关联。这也为我们理解“暗恐”提供了新的视角,即“暗恐”不仅仅是一种心理体验,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

接着,韦伯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德里达对《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的评论,并认为这些评论关乎“暗恐”与政治承诺:德里达认为,保守秘 密可以为城市提供保护,这种保护超越了军事手段,因而“暗恐”也与集体的安全和连续性有关。

最后,韦伯教授指出,通过重审“暗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政体生存和集体安全的问题。在面对生活的局限与极限时,如何组织、并最小化毁灭性的暴力?这是德里达的“暗恐”留待我们思考的问题。

演讲结束后,与会师生还就“暗恐”的英语、德语翻译问题,“暗恐”与德国文学、浪漫派传统的关联、“暗恐”与媒介和人工智能等,与韦伯教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拓展。韦伯教授富有启发性地回答、回应了这些问题,讲座在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