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毛泽东早期阶级观的源与流(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6场)

发布时间:2022-10-06浏览次数:528

报告主题:毛泽东早期阶级观的源与流

时    间:202210814:00

地    点:zoom会议号:84829610373,密码1008

人:杨奎松  教授

人:萧延中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报告人简介:

北京大学历史退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教授。侧重研究中共党史、中国现当代史和中国现代中外关系史,出版研究著作20余种、研究论文二三百篇。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史,著有《“边缘人”纪事》、《忍不住的“关怀”(增订版)》、《“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一、二)、《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等研究著述20余种。

报告内容提要:

历史研究不仅仅在于发现和揭示某个具体的历史事实,事实上任何史实就其形成发展而言都是相对的。有源就有流,有流就有变。毛泽东阶级观的形成与流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过,他接受“阶级斗争”史观是1920年前后。他学习运用“阶级”的概念尝试着写出第一篇阶级分析的文章,已经是1925年底了。到了1951年毛开始迈入晚年,将此文《毛选》时,他还是不得不对这篇旧文做了重要修改。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