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以辞指声与声辞合抄——中世纪附加性乐曲与魏晋乐府歌诗的文本与音乐关系之异同
主讲:伍维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时间:2021年6月16日10点00
地点:闵行校区音乐学院350室
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承办: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主讲人简介:
文学(音乐学)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研究专长为音乐思想史和欧洲中世纪音乐,同时也从事音乐评论与翻译工作。出版和发表著、译共计约350万字,曾获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铜奖。主要著作有《纪尧姆•徳•马肖的圣母弥撒——文本与文化研究》、《谁的古典?谁的音乐?》、《礼乐与国乐》。
内容简介:
附加性乐曲是在西方音乐的文本化记谱思维处于萌芽之际,就被记录下来的声音符号,其书面形态中包含着复杂的歌词与音乐的关系。而存在着“以辞指声”和“声辞合抄”现象的我国魏晋乐府歌诗,与这种卡洛林文化蕴育出来的、同样立足于口传实践与记忆传承的“音乐-文学综合体”有着相通之处。如果将这两种不同文化环境中的音乐制作及记写实践进行对比观察,便有可能在文学史与音乐史之间发现某种古老而重大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