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开题

发布时间:2021-05-17浏览次数:558

515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地理馆301会议室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宁波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和项目组成员莅临本次会议。课题首席专家对项目的思路框架、研究目标以及研究进展等进行了汇报,专家组从可行性、应用性、学术性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孙斌栋教授和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於世成教授分别主持了开幕式和课题论证会。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开题论证会合照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教授分别致开幕词。吴瑞君教授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王列辉教授立项社科重大项目表示热烈的祝贺。吴院长简单介绍了学校情况,并对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近年来在人文社科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总结认为 “非常重视学科建设、非常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非常重视梯队建设和青年教师成长”是近年来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在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频频立项的重要原因。吴院长希望本项目在王列辉教授的带领下,进一步完善课题设计和思路,多产出重大成果。

杜德斌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情况和特色,指出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学院规模不大,但近年来已经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十项,这是因为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以人文地理学为依托,强化在其在全国的地位;非常重视智库建设,并以智库建设推动学科发展;特别重视立德树人,去年有三门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王列辉的课程也被评为上海市一流课程。最后,吴瑞君教授和杜德斌教授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参加王列辉教授的开题论证会,并希望专家们提出宝贵意见,帮助课题更高质量地完成。



随后,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王列辉教授围绕课题研究背景与问题、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技术路线与方法、研究预期目标等进行了汇报。王列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深化改革开放节点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构想,是中国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创新尝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致力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在这种大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为响应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中国企业已经在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布局了不少港口,这些港口的供需均衡问题更与我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因此,要把港口供需均衡研究从国内拓展到海上丝绸之路,同时把国内港口的供需问题与对外的产能合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世界经济低迷、大国冲突日益加剧的宏观背景下,全球产业链和治理体系正在加速重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本土化产能裕度不足的问题,这促使各国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大循环的重视。这种动向可能会增加国内生产和消费的空间联系,使得全球产业链面临缩短的风险,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港口供需产生影响。中国“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带来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今后一段时间,沿线港口的供需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都需要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预判,并进行多种因素影响下港口供需的模拟分析。课题以三个递进层次展开研究:一是总结提炼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港口供需均衡理论体系,这将为第二部分的实证研究和第三部分的策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供需均衡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预测,识别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新兴港口,并对中国布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的投资效益预警;三是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提出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供需均衡发展的策略。

 

课题论证评议组专家以及课题组成员在充分听取汇报后,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充分肯定了港口供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结合自身研究经历和实际案例,提出课题应聚焦于枢纽港和组合港,妥善处理中国港口和国外港口的关系;其二,考虑到数据收集等方面的难度,应重点关注中国港口、国外枢纽港以及和中国经贸联系密切的国外港口,需特别注意政治环境对港口供需和投资带来的影响;其三,考虑到政局变化以及经济模型稳定性,建议将需求预测时限设定在10年,根据数据特性善用遥感等现状抓取工具,可深入挖掘影响因素的演变,实现合理预测目标。

华东理工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吴柏均教授认为课题整体设计严密完善,且可行性强,研究成果对于航运企业管理和投资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目标以及数据运用等提出建议。吴教授认为现有研究思路方法偏经济地理学,如从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则要抓住需求分析,选取适用于“一带一路”区域的空间计量模型,一定要找到关键性变量和控制变量。此外,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对需求的影响很大,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国际贸易的数据。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吴松弟教授结合自身对长三角多个港口考察的经历,建议要重视相邻港口的发展对港口供需均衡的影响,还要充分关注体制机制的改变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吴教授还建议,虽然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相当大,但是本项目的研究切入点要小,要从小问题着手。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教授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在大数据挖掘方面的创新,但也提出由于国家间的贸易数据容易获得,因此要充分利用国家间的宏观贸易数据,可以把国家贸易数据放到西欧、地中海等区域尺度上,这些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相对稳定,宏观数据能明确这些区域的需求所在。此外,屠教授指出,研究需要具有预见性,通过研究对贸易需求、经济增长等有预见,综合考虑国家政策,探明哪些港口在政策干预后会受到较大影响,进而给出港口投资的选择建议。

课题论证评议组组长、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教授指出,课题基于供需均衡指数提出投资预警,将对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有实质性的帮助。并给出三点建议,第一,港口均衡和世界贸易有较大关系,多关注和中国贸易密切的国家,对世界贸易进行研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预测,贸易情况对课题是很重要的支撑;第二,课题组在研究均衡时要关注不确定性的研究,很多情况下,是不确定因素改变了格局,在课题中多关注这类议题;第三,在供需均衡中要考虑新的发展理念,特别关注碳中和、碳达峰等理念对港口供需均衡的影响,要把新理念贯穿于港口研究中。

课题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过仲阳教授、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刘伟教授、宁波大学海运学院庄佩君教授就如何充分利用遥感数据、如何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如何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港口经济等问题提出建议。


王列辉教授向出席论证会的领导、专家以及课题成员表达了由衷的谢意,表示将充分吸收专家们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凝练主题,充分挖掘数据,完善研究路径,争取产出重大理论成果,高质量完成预期目标,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供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供需演化与均衡状态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