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3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王中余: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及对中国曲式学科发展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2-04-28浏览次数:755

2022425日(周一15:00,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讲座第13——西方曲式理论的新近发展及对中国曲式学科发展的启示》于线上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中余主讲。

本场讲座以西方曲式理论近六十年来的主要发展脉络为出发点,对爱德华·科恩、查尔斯·罗森、伦纳德·拉特纳、威廉·卡普林、詹姆斯·赫珀科斯基与沃伦·达西、珍妮特·施马尔费尔特等理论家曲式理论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进行梳理,并阐述了这些观念和方法对中国曲式学科发展的启示。

讲座伊始,王中余老师首先回顾了A·B·马克斯 (Adolf Bernhard Marx)于1840年左右建立并沿用至今的“教科书式”传统曲式学科体系,提出该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已经受到理论家们的挑战和质疑,主要来源于两位理论家一位是唐纳德·托维 (Donald Tovey),他对曲式相关的主题和动机提出质疑,认为主题不能决定音乐的逻辑,单个音型也不能成为乐章的乐思;另一位是海因里希·申克 (Heinrich Schenker),他认为音乐内在的聚合力不在于动机也不在于音乐单位的划分,由此提出了基于音乐作品整体的申克分析理论。

 

其后王中余老师开始对二十世纪下半叶西方曲式理论新发展当中出现的六种理论进行深度释义,其一为爱德华·科恩(Edward T.Cone于著作《Musical Form and Musical Performance》(音乐形式和音乐表演,1968年)第三章中提出的“奏鸣原则”(Sonata Principle),所谓奏鸣原则是指奏鸣曲当中所有非主调的主题或者陈述都应该在再现部或者尾声中,回到主调或者和主调相近的调性上再现,王老师解析科恩的“奏鸣原则”是一种探讨奏鸣曲而非奏鸣曲式的原则,这已超出了传统教科书的一般范畴。

其二为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在著作Sonata Forms》(奏鸣曲式,1980年)中以历史的视角对奏鸣曲式各部分以及各时期作曲家的作品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三调呈示部(Three-key Exposition)、再现部中出现第二展开部等新的奏鸣曲式论说,王老师总结罗森的理论既有与科恩理论互相呼应的承继,又有见地独到的理论创建。

其三为莱昂纳德·拉特纳(Leonard G. Ratner在其著作《Classic MusicExpressionForm and Style》(古典音乐:表达、曲式和风格,1980年)中提出的曲式理论(Form),拉特纳最大的创建在于构建了话题理论(Topic theory-修辞(Rhetoric-曲式(Form)的研究脉络,而曲式理论则按照小型曲式、大型曲式再到套曲的结构进行陈述,其优势在于更强大的概括性,拉特纳将二段式三段式以及部分三部曲式统称为两部分的曲式、并对联结曲式、声乐曲式以及幻想曲等曲式进行研究与总结,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曲式承载的内容及其表达的丰富性。

其四为威廉·卡普林(William E. Caplin在其著作《Classical FormA theory of Formal Functions for the Instrumental Music of HaydnMozart and Beethoven》(古典形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器乐音乐中的曲式功能理论,1998年)中提出的“曲式功能理论”(Formal function theory)卡普林通过对古典音乐范型作品的分析并归纳,以SentencePeriodSmall Ternary Framing Function定义基础曲式单位中的曲式功能,在此之后将曲式功能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较紧凑的主题。第二类是较松散的组织——进行论述,整体呈现出从小到大、由紧到松的论述趋势。

其五为詹姆斯·赫珀科斯基(James Hepokoski)与沃伦·达西(Warren Darcy的《Elements of Sonata Theory: NormsTypesand Deformations in the Late Eighteenth-century Sonata(奏鸣理论的要素:十八世纪晚期奏鸣曲的常规、类型和变形,2006)中的“奏鸣理论”(Sonata Theorv),著作从奏鸣曲式的各部分开始分章论述,论及奏鸣曲式的常规形式、主要类型以及这些常规和类型的拓展和变异。王老师认为虽然都是对古典音乐奏鸣曲式的概括,但赫珀科斯基和达西在前人基础之上提出崭新且富有洞见的认知,这是该作获奖并获认可的根本原因。

 

其六为珍妮特·施马尔费尔特(Janet Schmalfeldt在其著作《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Analytic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on Form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在过程中转变:关于19世纪早期音乐曲式的分析和哲学视角,2011年)中提出的“渐进式曲式”(Processual Form),施马尔费尔特使用多种曲式理论并结合自身特色转换标记和思维研究舒伯特、舒曼、肖邦、门德尔松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以becoming(转变)形成一条主线贯穿于每个独立的章节中,通过回溯性的重新解释,在更大的曲式范围当中,重新解释某一个乐句或者某一个段落,强调过程性的认知。

 

基于以上梳理,王中余老师提出以上理论发展和著述对于中国曲式学科发展的六点启示:以上理论都体现出对已有理论的质疑甚至挑战;理论家们均注重自己理论话语体系的建立;理论家们方法和视角的分野和多维;丰富的作品占有量和深度分析理论家之间的互相承认甚至直接借用;西方理论家观点的分歧是我们理论研究的起点,中国学者应重视西方理论家分析和观点的差异与不同。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及相关教师参加此次学术报告,讲座的最后,王中余老师与师生进一步围绕曲式功能的概念和内涵、“分析音乐作品时MC(中间停顿)理论的使用”“从教学层面适度引进西方理论家结构理论的必要性”“渐进性结构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常见的渐进式结构的借鉴”“六种新理论对现代音乐分析的适用性”“新理论对于表演专业同学的启发”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受益匪浅,极大地拓宽了学术视野,对前沿的分析理论与音乐本体的解析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