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齐卫平教授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发布时间:2020-01-02浏览次数:401

20191226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15场在法商北楼325会议室成功举办。会议邀请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齐卫平老师作题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主题报告,邀请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立伟教授为点评专家。


齐卫平教授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会议第一阶段,齐卫平教授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题作报告。齐卫平教授认为,从理论角度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他从四个层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问题展开探讨。第一,从生产力到国家治理:制度自信的新内涵;第二,从历史实践到新时代经验,制度自信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第三,从谋求发展到解决发展后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硬道理。第四,充分发挥制度资源对国家治理的作用:从优势到效能。最后,齐卫平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发言“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本次报告会的结语。



齐卫平教授(左图)和高立伟教授(右图左一)

会议第二阶段,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立伟教授对上述报告作点评。高立伟教授首先肯定了本次报告的选题。他认为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积极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十分重要,本次会议的立意与选题抓住了当前理论发展的前沿。高立伟教授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体现在对国家发展的综合性治理上,应对“制度作为一种资源”这一认识的内涵和外延作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时,高立伟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判断,他指出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应该进一步丰富社会主义的本质。最后,高立伟教授从统一性、互动性、聚合性三个方面概括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十三个优势。

会议第三阶段,两位教授和与会师生进行了互动,本次报告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