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臧克和教授谈‘邪馬臺’或は‘邪馬壹’?——兼及跨语言文化汉字史地考古问题”

发布时间:2019-12-31浏览次数:373

2019122713:00,我校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13场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109教室顺利举行。臧克和教授讲座题为‘邪馬臺’或は‘邪馬壹’?——兼及跨语言文化汉字史地考古问题”,潘玉坤教授主持并点评了本场报告,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和同学聆听了讲座。

臧克和教授谈‘邪馬臺’或は‘邪馬壹’?——兼及跨语言文化汉字史地考古问题”

臧克和教授以今年九月世界汉字学会第七届年会期间日本记者的采访切入讲座主题,即《三国志·魏志·倭人传》“邪馬”,《后汉书·东夷传》记作“邪馬”,这种异文现象是否意味着存在地理考古学上的差异?针对这个问题,臧克和教授首先明确一个观点: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作为汉字文化圈核心地区,构成了一个由汉字记录固定下来的专用“语言天地”。其中汉字发挥的作用是记录各地语音,而非表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文献资料、考察字用情况,“”“”没有混淆使用的线索,不能简单判定为形近讹误,臧克和教授提出从汉字传播使用的实际来看,作为地域国名记录习惯,古人取当时当地的实际读音,从而建立起认知联系。同时,他举例分析了东亚各国历史上同一国名由不同汉字记录的现象,一地多名(音)是合理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依据历史汉字音韵属性、本土文献以及域外汉籍记载,臧克和教授认为无论“邪馬壹”还是“邪馬臺”实质是记录当时的读音。基于同样的原理,异文的产生应与各地域乃至各历史分期具体语音音值联系起来考虑。历史上,使者通译使用汉字记录其他民族国家各类专名,基本采用记音的方式。在这个认知关联中,汉字的基本功能属性为记音文字。现代部分中国日本韩国学者将“委”“邪”等字认知为带有某种贬义色彩,即没有考虑到汉字的记音和专用功能。

潘玉坤教授对本次讲座作了点评。他指出臧克和教授的研究没有局限于某一学科,而是融会了语音、文字、文献、考古、历史、文化、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以日本地名“邪馬”“邪馬”发微,谈及“委”“和”问题,解决了学术史上一个重要问题,即古代文献记载中外交往史料中汉字发挥的记音功能。正确理解这些内容,对当今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他还强调臧克和教授在文字研究中引入认知学理论,在此之前鲜有学者在这方面展开研究。臧克和讲授将文字学和认知学有机结合,拓宽了文字研究的边界,带来诸多启发。

提问环节,部分师生问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面对不同文化、语言带来的认识偏差,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汉文化。臧克和教授立足讲座主题,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给予建议。


供稿|中文系       编审 |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