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学术讲座:刘少杰教授谈“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19-12-06浏览次数:271

2019122日下午15时,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2019年第33场在法商北楼525室如期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评论》主编刘少杰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主持, 社会发展学院刘拥华教授、吴越菲老师等多位教师出席,近60位本硕博士生也参与其中。

 

刘少杰教授谈“网络信息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现代化”

讲座伊始,文军教授向在场师生隆重介绍了刘少杰教授,并对他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向其颁发纪念荣誉证书以及赠送学院锦旗。

讲座开篇,刘少杰教授分析了快速崛起的中国网络社会。据第44次互联网报告统计,截止2019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互联网已渗透和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当今中国网络社会已不是虚拟社会,而是具有极强实践性、异常活跃的现实社会。这是中国社会最广泛、最深刻的变化之一,也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接着,刘少杰教授探讨了网络社会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迁的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空间双重分化、缺场交往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形成新基础、社会认同深刻转变、权力结构深刻变迁、网络群体无限丰富、时空压缩与拓展并存的复杂性、海量信息供应下的不确定性共八个方面。

在对中国社会大规模的快速网络信息化及其引起的社会变迁做出深入考察和明确概括后,刘少杰教授指出,5G时代正在促成网络社会完成更为深刻的变化。极速通信、万物相连的突出特点使得时间极度加速、空间无限拓展。缺场交往、传递经验、信息供应、网络群体等网络社会现象都在极快速度和无限空间中运行。但与此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不确定性和社会风险的加快到来和瞬时转变。

面对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刘少杰教授将其与治理的现代化联系起来。他首先点明网络社会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信息技术是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如今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一个不确定的社会背景下追求确定性因素。其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流动性、更新性,便带来了社会秩序的不确定性。刘少杰教授区分了乡土社会、工业社会、网络社会三种社会形态所对应的信息供应情况和社会不确定性区别。最后,他总结道:“当下社会治理最重要的不是治理手段的精细化,而是应该立足在网络社会的存在及其影响这一事实上,追求动态协调的社会秩序,而非静态僵化的秩序。”

讲座最后的自由交流环节,在场同学就“网络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海量信息供应和接受的不对称”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和看法向老师进行请教,刘少杰教授就以上问题一一予以回应,与会听众都感到受益匪浅。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次讲座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2019年第15讲。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是系列品牌学术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聚集和提升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特色。


图、郭玮杰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