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何雪松教授谈“社会工作学:科学、艺术与政治”

发布时间:2019-11-29浏览次数:973

20191124日上午,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主办、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承办的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55场暨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第13讲,也是沪江名家讲坛第4讲在本校中北校区田家炳书院305正式开讲,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带来了关于社会工作学:科学、艺术与政治的主题讲座,社会工作系副主任何姗姗副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何雪松教授谈“社会工作学:科学、艺术与政治”

讲座伊始,何姗姗副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主讲嘉宾何雪松教授,并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向何雪松教授赠送主办方的纪念牌与社会发展学院院旗。

何雪松教授首先就社会工作的国际、国内定义提炼出社会工作的几个关键词:结构、科学、利他主义。具体说来,在目标上,社会工作不仅要解决个人问题,同时结构性的问题也不能忽略。在方法上,社会工作是以科学为基础构建整个服务体系。在学科建设上,不要赋予社会工作过高的价值门槛,明确非生而为社工,实为成为社工。

接着何教授从知变、适变、求变谈自己对于社会工作的思考,知变即了解变化,适变即适应变化,求变即寻求改变。从点(个人)、线(关系)、面(环境)、体(历史脉络)展开讲述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过程,何教授强调了要把社会问题放在历史脉络中去理解。时间阶段不同,继而国情不同、问题情况不同,所以处理方式也不同。由于中国近年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问题也愈来愈多,转型社会工作应运而生。转型社会工作认为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来是个人的特殊问题,究其本质是社会转型带来的普遍问题。

之后,教授将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科学进行概念对比。社会工作的传统三角是知识、价值与技巧,社会工作科学关键是证据为本、干预研究,社会工作科学要求我们时刻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我在做什么、效果怎么样,并寻求硬性指标来进行结果衡量。在此基础上,教授提出了社会工作新三角:科学、艺术、政治,从证据、转化、实施三个角度构建社会工作新三角理论。第一,就科学来说,首先,要有证据证明你的需求挖掘是合理的、方法选择是恰当的、介入方式是合适的。其次,要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服务,实现知识学习与实务操作的科学转化。最后要在具体实施中明确谁提供服务、谁出钱、在哪里提供服务等问题。第二,就艺术来说,在服务过程中要恰到好处地处理与服务对象的关系,结合中国的中庸理性以及关系理性使服务关系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政治角度提出了案主自决其实是关系权衡、政治运作的结果,自决要放在关系脉络中理解。另外,在实务操作的过程中要辨识清楚遇到的问题是不是社工行业所特有的。最后何教授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是专业决策,艺术是改变过程,政治是分配正义,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本场讲座不仅嘉宾讲解环节十分深入浅出,Q & A 环节质量也非常之高,同学们积极提问,何雪松教授的解答则不仅呼应了讲座内容,亦拓宽了大家对讲座中未曾提及的分支领域的思考。许多同学提问有关于网络社会工作的问题,何教授提出可将社会工作与“互联网+”进行有效联合,拓展了社会工作的发展空间。但教授也提出了网络给社会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例如在微信群中社工如何划分自己和服务对象的界限,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等。还有些同学询问如何艺术性处理“服务对象请吃饭”这个问题。何教授考虑到非专业关系对专业关系影响,提出这个问题并不能简单地用yes or no来回答。在具体实务中需要从“人在情境中”这一角度出发,把问题放在具体情境中来衡量服务对象行为目的,区别化处理不同的情况。最后何教授谈了自己金融社会工作的理解,在中国发展金融社会工作首先要切合中国实际,其核心保障金融安全、预防并且降低金融侵害,只有先实施财产安全保障,后续的增值才有意义。

本场讲座中,何雪松教授通过梳理国内外社会工作定义,提炼核心,向同学们解释了社会工作的新三角:科学、艺术、政治,把晦涩难懂的概念进行拆解,列举具体事例促进同学们的理解,大家在不断的问答互动中收获良多,欢声笑语中结束了本次讲座。

 

供稿|何姗姗、唐青霞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