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理论之后的写作机理与汉语因缘研究” 第三次沙龙举行

发布时间:2020-12-10浏览次数:341

20201130日上午十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理论之后的写作机理与汉语因缘研究”在中国语言文学系会议室举行了第三次项目沙龙。项目负责人、中国语言文学系刘阳教授主持了开题沙龙。青岛科技大学葛卉老师、项目组成员以及相关博士研究生等十余人应邀参加了本次开题沙龙。

本次沙龙集中探讨了项目在最后攻坚阶段的深化完善情况。刘阳教授在主题发言中,分析了项目成果最后一章的核心内容,指出风行半个多世纪至今的“理论”,揭示出形而上学自明性在述事中掩藏述行的实质。说掩藏是因为虚构无法被排除在述行语理论之外,其作为述行/述事的佯装一体有待于祛魅。又由于虚构体现着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替代本性,述行/述事的分岔便是话语内在固有的,“理论”在揭露这种分岔的同时也便面临着自我解构:相信它所说的内容,便意味着不能轻易接受它。这个悖论使“理论”逐渐引发反思并进而引出“后理论”。“后理论”承认述行与述事的分岔,又努力让这种分岔成为建构而非解构的力量。这两方面的结合顺应着文学作为符号陌生化操作的性质,是文学善于和乐于为之的。“后理论”由此必然走向文学,不再流于大写化的文化批评理论,而在“解构—建构”这一新型写作形态中实现文学理论的新生,包括将述行视点同时展出给述事、以主动使之获得观看框架的因缘写作,与意识到述行视点相对性而主动更新视点的转义写作等。我国学界在这一走向上获得的本土化契机,是相应地考虑杂文等写作对“后理论”的智慧贡献,以及沿此以进的中国故事与“后理论”的联结前景。项目的这方面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外国文学研究》《广州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在学界引发了较积极的学术反响。

围绕刘阳教授的主题发言,与会的老师与研究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后理论与后批评的比较、怎样认识后理论仍始终坚持着的概括性做法等重要学理问题,进一步作了深入的辨考,为本项目的最终顺利研究与完成提供了各自的智慧与思路。项目负责人对大家的宝贵建议和献言献策表示努力吸收与感谢。第三次沙龙实现了预期积极效果。

 

供稿|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