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学术讲座:陈卫教授谈“中国人口的幸福感和幸福预期寿命”

发布时间:2019-12-16浏览次数:215

20191213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学术讲座第35场在中北校区地理馆301室如期开讲。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人口研究》常务副主编陈卫老师,带来题为“中国人口的幸福感和幸福预期寿命”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黄晨熹教授主持,来自社会发展学院、城市发展研究院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多位师生参加。

黄晨熹教授介绍陈卫教授

讲座伊始,黄晨熹教授向在场师生隆重介绍了陈卫教授,并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向其颁发纪念荣誉证书以及赠送学院锦旗。

讲座开篇,陈卫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中国的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的客观福祉的提高,但针对中国人主观幸福感的变化,不同研究的结论不尽一致。陈卫指出,关注生命质量不仅要考察客观的生活状态,也要评估主观幸福感受。客观维度的生命质量往往通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反映,而主观维度的生命质量可以通过幸福预期寿命进行测量。国内外对健康预期寿命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但是对幸福预期寿命的研究很少。国际上的研究表明,女性的幸福感往往高于男性,其幸福预期寿命也高于男性。陈卫教授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数据,考察了近10年来中国人口的幸福感和幸福预期寿命的变动趋势和性别差异。

陈卫教授谈“中国人口的幸福感和幸福预期寿命”

其次,陈卫教授介绍了幸福感、幸福预期寿命的概念及测量方式。幸福感可以分为客观幸福评价和主观幸福评价。前者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准则和指标,对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等做出的福祉评价,例如人类发展指数。主观幸福感代表人们对整体生活质量状况进行的总体的、积极的评价,一般通过总体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来测量。在调查中,采用单项问题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做法是世界上最广为使用的一种方式,也使得跨国跨时段的比较成为可能。研究表明利用简单问题来测量幸福感具有稳定且经得起重复实验的可靠性。幸福预期寿命是指人们预期在幸福状态下生活的年数,这一概念最先由荷兰社会流行病学家Anton Kunst、社会学家Okma Keulen Ruut Veenhoven1994年提出。幸福预期寿命的计算将主观幸福感测算数据与死亡数据相结合,将主观“幸福”和客观“长寿”两大追求目标相结合,以此来考察各年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中幸福生活的年数。 

再次,陈卫教授具体阐释了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及方法。研究使用了两类分年龄人口数据,一类是分年龄人口的幸福水平的数据,另一类是分年龄人口死亡率数据。幸福感水平及趋势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08201020122015年的数据。死亡数据使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20102015年的平均预期寿命,利用蔻儿-德曼的西区模型生命表,通过Brass logit转换生成相应的生命表。在生命表的基础上,利用苏利文法计算幸福预期寿命。在分析中,使用Logit回归模型对分年龄的幸福水平进行平滑处理,并采用分解法分离死亡水平和幸福水平对时期变动和性别差异的贡献。

最后,陈卫教授指出在幸福感和幸福预期寿命方面,无论总人口还是男女两性,都经历了大幅度增长。女性的幸福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两性间的幸福预期寿命差异由2005年的2.3年扩大到了2015年的4.5年。在分年龄幸福预期寿命时期变动中,死亡水平的贡献高于幸福水平贡献,而在幸福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中。幸福水平贡献高于死亡水平贡献。陈卫教授估计,2015年出生时的幸福预期寿命为,女性高于男性七年,女性一生中80%的时间是幸福的。总的来说,我国居民的幸福水平存在“不幸福压缩”或“幸福扩张”趋势。

在讲座的自由交流环节,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就“女性的收入与幸福感差异”、“幸福预期寿命”、“生命表的转换”等方面存在的困惑和观点向陈老师进行请教,陈老师就以上问题一一予以解答,与会听众表示受益匪浅。

此次讲座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2019年第21讲。“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是学院系列品牌学术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聚集和提升学院“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特色。热忱欢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访并作客“城市社会与文化讲坛”。

 

程丽跃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