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古代两河流域‘界碑研究’” 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16浏览次数:632

20191213日下午,我校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古代两河流域‘界碑’研究”举行了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在历史学系1306会议室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主要有复旦大学黄洋教授、金寿福教授、上海大学郭丹彤教授、复旦大学欧阳晓莉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沐涛教授、梁志教授。课题组成员及历史学系世界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负责人沐涛教授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古代两河流域‘界碑研究’” 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沐涛教授首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项目的基本情况,我校的申报情况以及李海峰教授的研究领域和特色。随后李海峰教授从选题缘由、“界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项目的总体研究框架、学术价值和意义、该项目的学术创新、研究方法以及成果的形式和去向等多个方面向与会专家进行了详细介绍。

“界碑”的阿卡德语为Kudurru,意为“界限”、“分界”或者“界石”、“界碑”,是加喜特巴比伦时期一种较为特殊的考古资料。“界碑”因最初竖立在田间地头,具有土地分界线的作用而得名。界碑的高度在3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石碑的上部刻有神灵图案,下部刻有楔形文字铭文。目前国外已有不少学者聚焦于此,但国内尚无人研究。该课题将对大量“界碑”上刻写的王室赠与文件、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的买卖契约从苏美尔语和阿卡德语翻译为汉语,并对这些交易活动的具体细节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国内学界对古代两河流域特别是加喜特王朝的经济、政治及宗教等社会状况的认识,修正加喜特王朝是古代两河“黑暗时代”的传统偏见,从而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性质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该研究将填补国内亚述学界对“界碑”研究的学术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也可为经济学、法学、文献学及社会学等其它学科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料,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应用价值。

与会学者就该项目的学术价值、内容设计以及研究中会遇到的实际困难等方面与李海峰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有学者认为该项目具有特别重大的学术意义,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同时也捕捉到了国际亚述学界的研究热点;有学者认为该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繁杂,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集中在某一个阶段深入研究;有学者对“界碑”的中文翻译是否准确提出了疑问等等。

最后,李海峰教授代表课题组表示一定会积极听取与会专家的宝贵建议,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课题的研究设计,尽最大努力完成该项目的研究。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供稿|陈思蓓、李海峰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