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三个在研项目举办联合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2019-12-12浏览次数:345

20191211日下午,哲学系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典实用主义推理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古典美国哲学的方法论旨趣”、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情境论语义学解悖方案研究”等三个项目组在人文楼2105会议室联合举办了项目沙龙。哲学系张留华教授、贾国恒副教授、陈乔见副教授以及相关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国恒副教授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研究”作开题报告

第一个报告的是贾国恒副教授。他就近日立项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研究”作开题报告,重点围绕“广义概念解悖方案”作了交流。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被广泛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著名最权威的解悖方案。然而,像以往解悖方案一样,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仍是一种层次性理论。相反,贾国恒副教授在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广义概念解悖方案,不但可以非常直观地批量解决悖论,而且不存在任何层次性。

首先,贾国恒副教授以真假为例来阐述狭义和广义概念。他指出事实之真假有两个根本特征:真就是真,假就是假,对立分明,互不包容;有且只有一个符合事实,遵守矛盾律。他还指出信念之真假有两个典型特征:信念之真既可能事实上真,也可能事实上假,这对于信念之假是同样的道理;互相包容,不适用矛盾律。简言之,相对而言,事实之真假是狭义的真假,信念之真假则是广义的真假,前者真包含于后者。他提醒,他所讲的信念之真假主要是指实(proper)信念之真假,即除去相同于事实之真假之部分的信念之真假。这样,信念之真假的典型特征就可以说是实信念之真假的根本特征了。

他论证,说谎者悖论既涉及狭义的真假,又涉及广义的真假,还涉及二者的混淆。否则,假如不涉及狭义的真假,就不可能推出悖论;如果不涉及广义的真假,在推理中就不可能存在真假循环,当然也就推不出悖论;如果不涉及二者的混淆,那么如若仅仅涉及狭义的真假,或者仅仅涉及广义的真假,都不可能推出悖论。

其次,贾国恒副教授以广义和狭义的真假概念为工具,配合4个图表,先分析日常常见的普通矛盾,再以说谎者悖论为例推广至悖论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基于狭义的真假来分析说谎者悖论时,由于存在狭义与广义的真假的混淆,所以就总会导致说谎者悖论,但在基于广义的真假来分析说谎者悖论时,就不导致任何悖论。鉴于广义概念在解决悖论上的关键作用,这种解悖方案被命名为广义概念解悖方案。这种解悖方案不但可以非常直观地解决大量悖论,而且没有任何层次性。然后,他从4个图表的形式结构上把广义概念解悖方案归结为同一确认法,简称确认法。

张留华教授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典实用主义推理论研究”进展

张留华教授先以“关于逻辑词的概念工程”为题,对他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有关情况做了报告。现今学术界通常看待“逻辑”可以分为,以推理来看“逻辑”主要是逻辑有效性(logical validity)或者逻辑后承(logical consequence);以命题来看“逻辑”则是逻辑真(logical truth)。不同于之前提到的角度,张留华教授提出了从词项的角度来看“逻辑”,即逻辑词(logical constants)。因为如果从“逻辑后承”分析,最后会回到讨论逻辑词的问题上;如果从“逻辑真”分析,其中一定会涉及到逻辑形式,那么最终还是会回到逻辑常项。从弗雷格-罗素划定所谓标准的逻辑词之后,刘易斯、卡尔纳普、普莱尔等人认为弗雷格-罗素的逻辑词不足以表达更多思想,于是引出了更多的逻辑词,譬如“道义词”,“认知词”等等。这种对弗雷格-罗素逻辑词的不同方向的扩充,构成了现代逻辑多元化的现象。从逻辑系统的建构和可演算性来讲,把逻辑词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词汇表上,似乎是一种理想的策略。但即使如此限定之后,仍会存在同一记法下的竞争,譬如对否定词的不同解读至少存在以下四种:经典逻辑的否定;直觉主义逻辑的否定;弗协调逻辑的否定;三值逻辑的否定。张老师把逻辑词问题放置于“概念工程”的视域下看,通过实例表明逻辑词何以成为问题以及如何有望得以解决。

张留华教授报告教育部项目“古典实用主义推理论研究”相关情况

随后,张留华教授还以“信念规范的经济维度”为题,对他所承担的教育部课题“古典美国哲学的方法论旨趣”相关情况做了简要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有一句名言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基于不充分的证据而去相信某种东西,都是错误的。”这话之所以至今在很多人听来仍有吸引力,或许是因为其中对于“证据重要性”的强调。可是,当我们追问何谓“充分的证据”或“不充分的证据”时,这句名言的吸引力就大大削弱了。为了把握“充分的证据”一语在日常语言中的合理用法,我们需要铭记人类认知者的实际处境。詹姆斯提醒我们:“在生活中所有重要的问题讨论中,我们都不得不在黑暗中前行。”诚实面对这一处境,然后重新出发,我们会意识到:既然冒险和跳跃不可避免,我们所能追求的或许并非“永不出错”,而是谨慎或负责任的冒险。什么叫做“负责任”呢?一种基于古典美国哲学的辩护或许是:在现有可得观察证据的基础上,主动把方法论上的经济考虑作为另一层次上的证据或曰“实践理由”,就像刘易斯、卡尔纳普、奎因、金岳霖、哈曼那样。

三个项目主题不同但在很多地方密切交叉,在讨论环节,各个项目负责人以及陈乔见副教授从自己专业角度和研究方向对报告内容提出了颇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建议,与会研究生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此次沙龙,是交叉主题的多项目合作交流,对于推进和完善三个在研项目的后续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图文|朱宏辉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