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发松:汉唐间教育的目标、功能及其内在矛盾试论(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会第11场)

发布时间:2019-12-06浏览次数:118

  目:汉唐间教育的目标、功能及其内在矛盾试论

报告人:牟发松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时   间:2019年1217日(周二) 18时30分

地   点: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

点评人:刘进宝(浙大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

主   办: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

承   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报告人简介:

牟发松,湖北江陵人,19544月出生。1977年考取武汉大学历史系,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93年任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2003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受聘终身教授,现任历史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报告内容提要:

当今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教育大国,但教育大国并不等于教育强国,当今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十分显著。这些问题首先当然根源于现实的教育制度、社会背景、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不平衡等,同时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汉唐间教育的功能、目标,主要有教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灌输,统治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文化的保存与传授。但这些功能、目标存在着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人才选拔(淘汰)功能与教化、意识形态塑造及文化传授等功能之间的矛盾;选拔功能与预设培养目标的背离,教育目标、社会结构对受教育者出路的限制等。汉唐间上述矛盾及其积累、演化的历史过程,对当今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仍有一定的历史鉴戒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