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苗怀明教授谈“话说中国第一熊孩子——哪吒”

发布时间:2019-12-04浏览次数:247

2019年11月29日下午14:00,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gudaixiaoshuo123)创办人及主持人苗怀明先生应邀在华东师大中文系举行学术讲座“话说中国第一熊孩子——哪吒”,讲座由华东师大中文系竺洪波教授主持,本校研究生、本科生近60人聆听。

中文系竺洪波教授主持

竺洪波教授在先行介绍时指出:苗怀明教授是国内著名学者和领军人才,素以治学严谨、成果丰硕名扬学界,哪吒作为中国古典神话的人物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粹的代表。因此,结合当下热门电影中哪吒这一人物形象及史料进行深入分析,事实上意味着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进一步发掘,无疑是一次对于传统文化的致敬。


苗怀明教授谈“话说中国第一熊孩子——哪吒”

苗怀明教授讲座的中心观点如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的大火引起了人们对神话形象哪吒的强烈关注,形成满城争说小哪吒的盛况。苗教授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何以能成功?”这一问题着手,层层深入,分析了哪吒形象的原型意义,并追溯了哪吒形象的历史演变。对哪吒故事中的父子冲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解读,从文学和电影视野为同学们展现了哪吒的多面形象。

哪吒的前世今生

哪吒一词来自佛经,在早期的佛经中,“哪吒”经常出现在咒语中。到了唐代,哪吒已明确成为护法的人格神,并与“天王”成为一家人,流行于中土。早期的哪吒为北方毗沙门天王之子,系佛教护法神,属夜叉神,形象凶恶令人生畏,与现在人们熟知的少年英雄形象有着较大的反差。到了宋元时期,哪吒形象开始本土化转变,其故事逐渐丰满,且在当时流传相当广泛。不过哪吒故事真正得到普及,广为流传,则是有赖于《封神演义》这部小说。该书用了整整三回的篇幅来写哪吒故事,使这一故事最后定型,完成了哪吒形象的本土化。人们熟知的孕育三年、生为肉球、哪吒闹海、剔骨还父、化身莲花、追杀父亲、三头六臂等核心情节皆已具备,哪吒也从佛教的护法神变为道教的神仙。经过《封神演义》的一番精心包装,哪吒从一位人见人怕的印度猛男变成了一位萌萌哒的中国少年形象。

哪吒故事中父子冲突的深层意蕴

古代小说写父子关系的不少,多是父命子从,像《封神演义》这样让儿子在朗朗乾坤之下明目张胆、招摇过市的追杀父亲,则仅此一例。确实,哪吒是个熊孩子,是个典型的麻烦制造者。不过这位老爸也人情味先天不足,不仅没有护着孩子,反而变本加厉,把孩子的庙给拆了,让孩子肉身没有着落。

较之《封神演义》,电影里故事的冲突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冲突的焦点就变为:一个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与社会发生的误解与冲突。这个冲突被放在人类与龙族善恶冲突的大背景下,最后逐渐演变为人性与命运的冲突,由此提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新主题。至于说哪吒的魔性或痞性,这是作品的前提设定即魔珠转世,不过是为了强化其与家庭、社会的冲突,强调其命运改变之难,没必要上升到道德层面去苛求,毕竟这是一部成人动画片,没必要刻意强调教化的一面。

讲座现场

电影获得成功的原因

《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用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演绎了一遍哪吒闹海的故事。这部电影大体上沿袭了《封神演义》的故事,比如保留了哪吒惹是生非的特点,保留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并加以强化和渲染。同时电影也增加了新的元素,一是增加了哪吒与社会的冲突,哪吒不仅和父母有矛盾,而且和街坊邻居也有冲突,二是增加了人类与龙族的冲突,此前只是哪吒个人与龙族的冲突,这里则上升为两个族群之间的冲突。总的来看,这部电影在情节和内涵上,有传承,有创新,抛弃了以往动画片的僵化套路和粗制滥造,人物似乎还是那个人物,姓名不变,但形象、性格改变了,故事的内涵也改变了,让观众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由此引发了新的思考。

提问环节

在一个半小时的讲座中,苗怀明教授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启发同学们从文类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哪吒形象。苗教授坦率豪爽,自称“大嘴”,讲座妙语连珠,趣味横生,同学们热情高涨,在提问、互动环节不断有人举手向苗教授提问、请教,苗教授一一作答并与大家商榷,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同学们深感受益。提问环节。校内外同学与老师同苗教授探讨有关儿童教育,小说中的词曲辨析以及神魔小说的概念等问题。


供稿|中文系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