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学术讲座:高建平教授谈“新感性辨析”

发布时间:2020-11-04浏览次数:417

2020112日,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深圳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兼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高建平教授应邀来中文系作了题为“新感性辨析”的学术讲座,此为学校2020年第14场知名学者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在中文系4430会议室举行,由朱志荣教授主持,我系陶国山副教授及中文系、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等院系的部分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高建平教授首先指出,美学拥有深厚的理性主义传统。自毕达哥拉斯开始,西方美学的理论基本都是理性的。而到了当代,艺术学的兴起、文学理论的知识化等趋向都造成了美学的消解。同时,由于新媒体蓬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改变,在这个消费主义的新时代里,不只是艺术在造“美”,整个文化工业都在造“美”,我们不缺少美的外观,而缺少对美的提高,这也就导致了当下生活中感性需求充盈与美学缺失的矛盾。

因此,在当代美学的复兴和转型中,有必要提出美学的意义在于肯定人的感性,论证感性提升的意义和价值,去建构美学的“新感性”。但当下中国美学界流行的“积淀”观点认为,包括人的审美能力在内的各种人的心理能力,是从文化到心理的积淀的结果。而高教授认为,这种观点是理性的自动化和无意识化,实际上还是“理性的感性显现”。高建平教授反对用“人的本质”去论证“美的本质”,他呼吁,要建立感性美学,而理性要服务于感性并对感性进行提升,对感性活动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找出规律,进行改正提高。

最后,通过对美学与艺术的论述,高建平教授总结,在当代美学的复兴和转型中,应真正从感性活动方面来理解感性,召回艺术,重塑审美。美学要突破原有的理性主义哲学框架,引领人们重建新的感性,重新形成对艺术、生活、社会、文化和环境的热爱。

在讲座临近尾声之时,朱志荣教授进行评议,他认为高建平教授的本次讲座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最后,高建平教授耐心解答了学生们的提问。


供稿|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