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宗树人教授谈“本体论、历史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若干人类学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01浏览次数:463

20191025日下午1时,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有幸邀请到著名人类学家、香港大学社会学系David Palmer(宗树人)教授,与广大师生畅谈“本体论、历史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若干人类学的思考本场讲座系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11场,也是社会发展学院“城市社会文化讲座”2019年第82019校庆学术讲座人类学专题第一场。讲座由人类学研究所刘琪副教授主持,黄剑波教授评议,拉美研究中心Enrique Larreta教授及人类学研究所张晖老师出席。宗树人教授谈“本体论、历史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若干人类学的思考”



宗树人教授谈“本体论、历史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若干人类学的思考”

宗树人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自己最近的研究课题。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道教和其他中国民间信仰,最近将老挝的蓝靛瑶族聚居地作为自己的田野考察点。蓝靛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支系,族中的道教文化甚至比汉族还要浓厚。在田野过程中,宗教授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出于宗教实践(画符、唱本等)的需要,老挝的蓝靛瑶人能够读写汉字,但不会说现代汉语。但随着一带一路的展开,当地兴起了汉语热,因为只有掌握了普通话,才能找到好工作。宗教授认为,我们当下正进入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过去的几十年里,西方和世界的其他地方构成了中心-边缘关系;而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中国和周边国家正形成新的中心-边缘关系。正如所谓西方文化实际上是在西方与殖民地的互动中产生的,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它与周边国家的互动,也将创生出一种新的中华文化

紧接着,宗树人教授进入本次讲座的主题:人类学的本体论转向。他指出,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强调表述(representation)的多元性,也就是针对同一实在,不同文化各自有主观上的认识。但这种自然主义本体论(naturalism ontology)的假设,也意味着表述与实在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界线。人类学家越来越多的注意到,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不能仅仅关注表述,还需要在本体论的意义上重新展开思考对此,学界目前的尝试之一是回到古典人类学,再次发掘泛灵论(animism)的丰富内涵。他引用法国人类学家DescolaBeyond Nature and Culture的界定,还介绍了另外两种本体论,图腾主义(totemism)和类比式(analogical)本体论。其中,类比式本体论的主要范例就是中国传统。

随后,宗教授指出,当下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即人类世(Anthropocene, 或译人新世)。在人类世,人类活动正给地球带来剧烈影响,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由此,他简要介绍了本体论转向中的一位关键人物——布鲁诺·拉图尔——的新书:《面对盖亚》(Face à Gaïa)。 拉图尔在书中提出,人类世的生态问题,是由过去那种将人与自然分割开的自然主义本体论所导致的,我们应当正视人类文化和自然之间不可分割、相互纠缠的特性,去创造一种新的本体论,将非人类乃至非生物的行动者包括进来,重新理解我们共存的世界。在宗树人教授看来,拉图尔的这个观点强调了“地”的能动性,而忽略了中国传统同时还会强调的“天”。中国传统的本体论可以说是一种“既是/也是”的本体论,而不是那种非此即彼的本体论。最后,宗教授引用“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个说法作结,认为这种既“张”也“驰”,既“文”亦“武”的本体论对于理解当今复杂的世界现实以及如何指向未来都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的框架和可能性。

在讲座的最后,来自各院系的老师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宗树人教授均给出了中肯的回应。

 

图文|人类学研究所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