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胡文辉谈“现代史学著作的‘纲目体’”

发布时间:2019-11-07浏览次数:238

20191025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百场校级讲座第110场在历史学系1410室举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编辑胡文辉作题为《现代史学著作的“纲目体”》的讲座报告。历史学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研室主任李孝迁教授主持,王应宪副教授以及二十余位本硕博研究生参加讲座

胡文辉编辑谈“现代史学著作的‘纲目体’”

讲座伊始,胡文辉编辑以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柳诒徵《史学研究法》为例,引入对“纲目体”体裁的讨论。他认为从整体来看,“纲目体”应源自《资治通鉴纲目》、《纲鉴易知录》。而“纲”、“目”两分的格式,又可以说带有传统“经”、“传”两分的痕迹(如《春秋经传集解》)。除此之外,民国时期还有罗根泽《孟子传论》、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陈登原《今圣叹传》、金毓黻《安东都护府考》、钱穆《国史大纲》、台静农《西汉简书史征》(《台静农论文集》)、白敦仁《释食》等著作采用“纲目体”。五十年代后,仍有部分著作以此为体裁,如袁国藩《元代蒙古文化论集》、袁国藩《从元代蒙人习俗军事论蒙古文化》、冯家昇等《维吾尔族史料简编》、张久和等《辽夏金元史徵》等等。

接着,文辉编辑总结了这种体裁的优点,并举出专题化的史料汇编以及“史学二陈”的论述风格与此进行对比。专题化的史料汇编先排比史料,再以“注”或“案”的方式作说明、考订和分析。而“史学二陈”的论述中的《明季滇黔佛教考》、《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同样密集引用、排比史料,但不直接运用“纲目体”,风格却有类似之处。“二陈”似乎往往先排比材料再作分析,考订、辨析的成分也较多;而“纲目体”则是先作按断、总结,一般不作考订、辩析,再排比材料以作为证明。

“纲目体”在民国时期流行主要是因为近代以来学人受《纲鉴易知录》的影响,叙事简明,容纳史料更具弹性,既追求“可读”,亦有“考异”的性质。此体裁在民国前后最为通行,五十年代在台湾可能保留较多一些。另外受近代“史学就是史料学”的口号的影响,学人治学无不重视对史料的掌握。史料运用的规模和密度,都影响到对著作体裁的选择,而“纲目体”正符合这一学风的需要。最后,文辉编辑总结了讨论“纲目体”体裁的意义:在学术史意义上,它在民国学术史上甚为通行,体现了一种学风;在实用意义上,它似乎仍有一定的生命力。此外,他提出著作体裁应多元化,包括论述的方式、引用史料和注释,都不必一律。史料多寡的情况不同,可能适宜采取不同的论证方式,也适宜采取不同的著作体裁。在讲座最后,与会师生就陈寅恪写作风格等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

 

图文|唐益丹   编审|史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