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校级学术讲座:诸葛忆兵教授谈“科举制度与唐宋诗歌”

发布时间:2019-10-23浏览次数:213

2019年10月18日上午10:00,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诸葛忆兵主讲,古籍研究所刘成国研究员主持的系列讲座“文献·文学·文本”第二讲《科举制度与唐宋诗歌》,在人文楼4330会议室开展。此次讲座是2019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114诸葛忆兵教授从宏观上考察了科举制度与唐宋诗歌的题材、风格及艺术转型的关系,论述科举制度对唐宋诗歌的创作主体——科举士大夫的深刻影响,以及在中国文学史的重要意义。


讲座伊始,诸葛忆兵教授指出,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一定与它所处那个时代的制度密不可分。从某种程度上讲,唐朝至宋朝科举制度的变化,对各自时代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诸葛忆兵教授首先指出,纳卷、行卷的衰歇对唐宋诗歌的创作有重要的影响。

唐玄宗以后,唐代科举礼部试之前,应试举子需要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加以编辑结集,在考试前送呈当时的社会名流,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几率,这便是“行卷”。由于科举录取名额极少,唐代士人一生面临着巨大的诗歌创作压力。在读书作诗之外,他们需要四处漫游以提升自己的名气,需要干谒权贵、名流以获得推荐,最后才能在礼部试中脱颖而出。为了写出优秀作品以得到推荐,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进行创作,也因此形成了中唐时期以孟郊、李贺等人为代表的苦吟风气。宋真宗时,为了保持科举制度的相对公平,唐代盛行的纳卷、行卷之制被废除,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糊名制、誊录制、编排制、锁院制等。宋代科举考试“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较大地改变了考生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一制度的改变,反映在诗歌创作上就表现为诗人所面对的巨大诗歌压力消失了。诗人不再需要漫游、干谒,因此,诗歌创作更多地转向了从书本中找材料,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闭门不出,就缺少生活和情感的阅历,缺乏创作的激情,宋人再也不需要时时面对现实生活,寻觅佳篇佳句,作诗的热情和投入的时间都锐减。紧接着,诸葛忆兵教授又指出,漫游的衰歇导致了诗风的转移。唐人在漫游中的所见所闻,促成了大量优秀风景诗的产生,如杜甫的《望岳》等。宋人不需要漫游与干谒以提升名气,也是因此,他们喜欢在书本中寻觅诗歌创作素材,强调“无一字无来历”,好作哲理诗。以三苏为例,嘉祐四年三苏再度离乡赴京,沿途就有大量的诗作,后汇为《南行前集》。但在《南行前集》中,三苏的风景诗并不像唐人那般感情浓烈,而是更倾向于平和。总之,由于身份与境遇的改变,宋人风景诗的情感强烈程度与艺术感染力都远不如唐人。

最后,诸葛忆兵教授总结道,由于科举录取制度的改变,宋代诗歌的成就也与唐代大为不同。宋代漫游的衰歇,相关的创作也随之消失。如苏轼兄弟,嘉祐元年随父赴京赶考,途径成都、剑门、横渠、扶风、长安、华清宫、关中、渑池等地,其间却没有一首诗歌创作流传至今。而苏轼有名的风景诗,更多是其贬谪出京后在地方上所作。

讲座最后,刘成国研究员用简洁凝练的语句总结了诸葛忆兵教授的讲座内容。在互动环节中,在场师生踊跃提问,就相关问题与诸葛忆兵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