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文理跨学科系列论坛-AI对齐“学科交叉”学术沙龙在小教楼507室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荣幸邀请到了美国德州科技大学长聘副教授陈道文主讲,她也是美国国家公共行政学会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主席。这次,她为校内外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公共创新平衡”的前沿领域研究的学科交叉演讲与学术沙龙,内容创新前沿。本次沙龙由华东师范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对齐”跨学科研究团队负责人翁士洪教授和赵继娣副教授主持。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全国各地高校的1450余位师生线上线下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与研讨。

讲座伊始,陈道文老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与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切入,介绍了公共部门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具体情况。以美国为例,政府问责办公室(GAO)的报告显示,从2023年到2024年,联邦机构使用生成式AI的案例从32个增至282个,用于内部运作和公共服务交付等方面。深圳地方政府部署DeepSeek-R1模型用于其数字基础设施,并为超过20,000名公务人员提供支持。不过,陈道文老师也指出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中仍存在生成虚假信息、偏见与歧视、资源消耗大等隐患。
同时,陈道文老师表明,以上风险问题并非局限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它们同样存在于公共创新方面。谈及公共创新,陈道文老师强调公共创新需要平衡效率和公平,避免过度依赖AI等热门技术,要注重长期影响和公众信任。随后,陈道文老师详细阐述了创新平衡的公共政策、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创新管理与领导力和创新人才培养对公共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最后,陈道文老师就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公共创新平衡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享。

在讨论答疑环节,老师和同学们与陈道文副教授就不同群体对AI拟人化的接受度差异、公务员对AI“同侪”身份的态度、公共创新平衡的标准、生成式AI对公共治理正义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陈道文老师的分享给参与师生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启发,也为大家进一步探究生成式AI使用和公共创新等相关话题提供了系列参考。
编辑|邹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