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2日上午9:30时,由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系李舜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原音韵与元明清曲韵学的兴变研究”在闵行校区文史哲楼古代文学教研室举行开题沙龙。会上,由杜桂萍教授、彭国忠教授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听取并讨论了李舜华教授的开题报告。
首先,李舜华教授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认为综观二十世纪以来有关《中原音韵》的研究,于基本文献研究(如作家与版本考)外,主要为两大径路,一为语言学研究,一为曲学研究,前者蔚为显学,后者却颇为寥寥,比例殊不相称。二十世纪语言学研究现状,现代的理科思维,语言学研究虽然繁盛,却主要侧重于语音层面来发明其历史轨迹,近来有学者音韵学本为传统小学的重要分支,小学与经学密不可分,甚至常被列为经学之一门。因此,欲发明音(曲)韵学的隐微,必得重返中国传统以经学(乐学)为核心的学术分类体系,相应,是以礼乐为核心的文化建制,在讨论制度与思想的基础上,加以阐发。这一角度,目前几乎无人关注。相信有关研究,不仅对曲学与音韵学,甚至整个文学、语言学、史学的研究都有相当的推进作用。
其次,李舜华教授介绍了自己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重点难点。此课题拟为五大部分,一是元周德清撰写《中原音韵》时期;二是明初,朱元璋一以中原雅音为本,定《洪武正韵》;三是明中期南戏渐兴,魏良辅等人对中原(州)音韵的讨论;四是晚明沈宠绥等对北音的重新标举;五是清前期官方对南音北音的重新更定。始终自当时的复古(乐)思潮切入,进一步发明音韵变迁与历代史学、乐学、诗学(曲学)变迁的关联。其中,最突出者,即为南北音韵之争,相应,则是金元与南宋对峙以来南北曲学暨南北文学的嬗变。
最后,李舜华教授简要地陈述了本课题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音韵学的发展始终与文学的变革相辅相成。就音韵学而言,自《切韵》至《中原音韵》,这一韵学史上最重要的变革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就文学而言,自诗至词至曲,这一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变革之一,又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中原音韵》,所谓北音之祖,一旦形成,又如何影响了整个近代语音或者近世戏曲的发展? 这种种疑问,意味着必得将音韵学的变革与整个文学的变革,其实质是当时士夫精神领域的变动联系在一起,与当时经学、史学之变迁互为阐释,方能有所突破。
与会专家杜桂萍教授对课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历来戏曲的研究从古典戏曲文本、文学史切入,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不是简单的戏曲文学作品。随着现代艺术文学观念的丰富,戏曲是由案头和舞台以及借助演员躯体演唱,多种融合打造的一种综合性艺术。这是是回归艺术本体的一种尝试,被忽略的原因,在于晚清、五四以来,对音韵学研究的“误解”,回归“音韵学”即传统“音韵学”的路径,还原戏曲作为一种艺术,所忽略的元素,对戏曲理解出现哪些偏格,可以对戏曲研究进行修复和重新发现,对理解古典戏曲具有重要意义。自《切韵》至《中原音韵》,对具体的文学都先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诗、词,在观念上是分道扬镳,但实际上是相互影响、有机融合、互相建构的,对重新理解诗、词、曲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并指出《中原音韵》回归经学的努力并不成功,有待研究进行更好的阐述。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选题的价值,也对下一步研究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开题报告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顺利闭幕。